![]() |
新澤西州西黎巴嫩2021年12月28日 /美通社/ -- 國際美容整形外科學會(ISAPS)今日發(fā)布了其關于美容/整形手術的年度全球調查結果,結果表明2020年新冠疫情對全球美容整形手術有所影響。
要點
出于美容目的的整形外科手術在2020年下降了10.9%,全球77.8%的外科醫(yī)生在新冠疫情期間暫停了手術。非外科手術(主要是指填充和脫毛)持續(xù)增加,但與前幾年相比也有所下降(2020年為5.7%,2019年則為7.6%)。這導致手術的總數(shù)量下降了1.8%。
Dr. ISAPS全球調查委員會主席Arturo Ramirez-Montañana博士表示:“這種下降趨勢符合我們的調查結果,即由于新冠疫情期間人們面臨安全和財務問題,患者的整形美容需求有所降低。” 與此同時,由于患者的需求靈活性提高,他們對于更為私人的護理尤其是面部護理方面的需求增加,這就是所謂的‘變焦效應’。這種效應限制了新冠疫情對手術總量的影響。”
美容手術
全球最常見的外科手術在2020年期間基本沒受到影響,其中隆胸手術占手術總量的16%,抽脂手術占15.1%,眼部手術占12.1%,鼻部整形手術占8.4%,腹部整形手術占7.6%。
前五種非外科手術也基本無變化:肉毒桿菌毒素(占非外科手術總量的43.2%)、透明質酸(28.1%)、脫毛(12.8%)、非手術減脂(3.9%)和光子嫩膚(3.6%)。大約85%的非外科手術對象為女性。
盡管外科手術總體減少,但鼻部整形和抬眉手術仍在持續(xù)增加,其中非手術處理的面部除皺與2019年和2018年相比增加了13.9%。
總體而言,非外科手術有所增加,但肉毒桿菌毒素、透明質酸和微創(chuàng)換膚(分別減少了0.9%、6.1%和11.3%)除外。
男性最常見的外科手術仍然是眼部外科手術、抽脂手術、乳房發(fā)育癥手術、鼻部整形和耳部整形。
從不同手術的年齡分布情況來看,19歲至34歲的個體接受鼻部整形的比例最高,為67.9%,而35歲至50歲的個體則占據(jù)了肉毒桿菌毒素手術的50.2%。
在本次調查期間,只有45%的外科醫(yī)生的患者數(shù)量與疫情前大致相當。Dr. Ramirez-Montañana博士表示:“盡管我們正在經(jīng)歷可怕的疫情,但似乎大多數(shù)美容整形外科醫(yī)生都在恢復接近正常的手術量,我對2021年的整形外科產業(yè)以及外科手術與非外科手術都抱有樂觀的態(tài)度?!?/p>
國家統(tǒng)計
美國外科和非外科手術的增加鞏固了美國作為全球外科手術排名第一國家的地位(占外科手術總量的14.7%),并在全球非外科手術數(shù)量上超過了巴西,占全球非外科手術總量的22.1%。
2020年實施手術最多的前10個國家分別是美國、巴西、德國、日本、土耳其、墨西哥、阿根廷、意大利、俄羅斯和印度,西班牙、希臘、哥倫比亞和泰國緊隨其后。
墨西哥、土耳其和哥倫比亞的外國患者比例最高:這一比例在2020年分別為28.2%、25.8%和21.8%。泰國去年排名第一,目前排名第四,外國患者比例達到20.9%。
醫(yī)院仍然是實施外科手術的主要地點(全球范圍內這一比例為43.8%),但美國除外,美國的辦公設施(占手術的45%)和獨立手術中心(34.3%)更為常見。
調查方法
調查參與者完成了一份調查問卷,問卷主要側重于2020年實施的特定外科手術和非外科手術的數(shù)量,以及與新冠疫情影響、醫(yī)生人口統(tǒng)計和醫(yī)療旅游盛行相關的一些輔助問題。該問卷已發(fā)送給ISAPS數(shù)據(jù)庫中的大約2.5萬名整形外科醫(yī)生。本次調查共匯編了1081名整形外科醫(yī)生的數(shù)據(jù)。調查結果由一家位于俄亥俄州哥倫布的獨立調查公司Industry Insights進行匯編、編制和分析。ISAPS是全球唯一一家每年收集此類整容數(shù)據(jù)的組織。如需獲取完整結果,請訪問https://www.isaps.org/medical-professionals/isaps-global-statistics/。